陶家湾是东湖塘镇遐迩闻名的一个秀美村庄。去年7月10日,县作家协会组织会员赴陶家湾采风。动与静交融的陶家湾宛如一幅妙不可言的山水画,我尽情感受了它美丽山川的意境,领悟了其文化底蕴的深厚。今年7月20日,同样是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我担任东湖塘镇驻乡督办员、灾后重建工作负责人,再赴陶家湾,心情却十分沉重。
村支部副书记陈国强一路上向我介绍陶家湾村遭遇特大洪灾情况。他不经意地说:“我亲眼目睹了泥石流冲倒房屋的过程,心中有一种强烈的恐惧感,想起了四川‘5.12’大地震。”我连忙追问,于是陈国强同志详细讲述了洪灾经过。7月1日上午8点左右,天降暴雨。该村凫山组村民吴品成屋后山体滑坡,泥石流如恶龙呼啸而至,仅仅10多秒钟,就将房屋冲倒。当时吴品成父亲正在屋后排水,泥石流将他全身掩埋。幸亏紧接着一股洪水将他身上泥浆冲走。因为一种求生的本能,吴品成父亲从泥石流中艰难爬出,来到地坪较安全地带。吴品成妻子因房屋漏雨,在堂屋里排水。十分幸运的是,她在房屋倒塌前被一股强大的气流推到房前五六米远,受伤后随即被送往县人民医院救治。陈国强马上向镇、村领导报告,第一时间启动“村村响”,告知全村群众防范屋后泥石流。
暴雨滂沱,泥石流肆虐。共产党员们紧急行动,挨家挨户组织靠山群众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村支部书记贺时来发现项角塘水位特别高,急忙抽调人员拓宽泄洪口,又调来挖掘机继续拓宽,疏导洪水,缓解了池塘垮塌压力,确保了池塘下面200多名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情就是无声的命令。东湖塘镇党委、政府领导清晨就在水库、重要堤坝巡察,听到陶家湾村房屋垮塌的紧急情况,迅速赶到现场,组织抗洪救灾。庆幸的是,由于事前已经周密部署并警醒群众,加上镇、村领导和党员、组长危难之际显身手,陶家湾村甚至东湖塘镇无一人因洪灾死亡。
陈国强同志的述说,使我对受灾群众深表同情,对基层党员骨干油然而生敬意。我加快勘察的步伐,来到枫树组一处严重毁损土砖屋前,只见断垣残壁,屋顶因洪灾开了天窗,在炎炎烈日的照射下,堂屋墙壁上红纸黄字格外引人注目。我毅然步入毁损房屋内,红纸上“天地国亲师位”六个字映入眼帘。当前,成千上万户“一瓦顶成的家”遭灾,政府及时救助,四方慷慨支援。正如一首歌曲吟唱:“一心装满国,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有了强的国,恢复重建的东风来了,幸福新家园还会远吗?
我急切地询问陈国强同志,这些房屋毁损的群众都安置好了吗?他答道:“这名住户系一名80岁的老人,户籍仅一人。她的儿子在部队因公出差牺牲,儿媳改嫁他人,孙子系非农户口,入伍退役后从事个体经济。这名老人已经住在女儿家。”百善孝为先。我获悉发生洪灾后,原来居住在土砖屋的老人都被儿女接回,一起居住在安全、舒适的楼房里。吴品成家10间房屋,因泥石流灾害造成4间屋倒塌、6间屋严重损坏,正在申报房屋救助金。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县委、县政府吹奏“奋战150天,住进幸福新家园”的嘹亮号角。东湖塘镇党委、政府积极行动,镇党委书记肖冠雄号召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快的进度,全力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在东湖塘镇毁损房屋恢复重建工作大会上,我分享了两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一个是92岁美国前总统卡特当建筑义工晕倒、第二天重返工地的故事。34年来,卡特每年都要飞往世界各地在工地做一周的义工,支持慈善项目。今年慈善组织要为加拿大的穷人建造150所房子。7月13日,加拿大工地气温偏高,烈日当头,卡特晕倒在地,被送往医院。第二天,在89岁夫人的陪同下又出现在工地。这对高龄伉俪告诉我们人性有多么高贵。另一个故事是东湖塘陶家湾彭肖氏鲜为人知的捐助民国大学的善举。近70年前,陶家湾年近古稀的彭肖氏以鲁荡平先生主办民国大学惨淡经营,英才蔚然,本着捐资助学之旨,自愿将自管水田谷346石计大小73丘等全部产权捐赠民国大学。彭肖氏的善举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是爱的奉献。恢复重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党员干部更要闪耀人性的光芒,奉献人间的大爱,坚决完成任务。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我的心中却升腾起美好的希望。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