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不起早年去世的爸妈,自己十多年的青春年华真是白白给邪教非法组织荒废了。”回想起过去信邪漂泊在外的那段日子,刘海航(化名)依然悔不当初,懊恼不已。
1969年8月,刘海航(化名)出生在湘黔边陲锦江河上游岸边的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郭公坪镇小坡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该村镇与贵州省铜仁市山水相连,近在咫尺,是一个老少边穷的少数民族山区聚居之地。自古以来,两地群众姻缘相联、来往频繁。刘海航父母一贯忠实勤劳,姐姐早年外嫁他乡,成家立业。刘海航高中毕业回家后不久,父母双亲先后患病不幸离他而去,小刘当年虽然没有成家立业,父母双亲通过辛勤劳动早年就在村院交通要道旁边为其建起了一栋具有苗族特色的农家小洋楼,还为其留下了10多万元的储蓄存款。本村山清水秀,交通便利,自然条件优越。按理说,靠耕种好自家一亩八分地,刘海航就可以过上不错的小日子。
可就在十多年前快过春节的时候,从临近的铜仁市石阡县那边传来一句“只要加入‘门徒会’,不用下地干活,第二天米缸就能填满”的宣传口号,在偏远山村悄然流传开来。刚走出校门不久,社会经验不足的刘海航因受威胁诱导而成为“门徒会”邪教非法组织的忠实信徒,开始信奉“一觉醒来米缸自动填满”“生病不用吃药”“种地不用施化肥,不用打农药”……的歪理邪说。
刘海航心想,不费吹灰之力就会有好收成,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报了名。第二天,米缸确实有了米。此后数天,米缸天天仍然有新米增加,这下可乐坏了刘海航。而后,当“门徒会”成员说起要离开村镇时,他也自动带上家里所有的储蓄存款,急急忙忙离开了这个小山村,,跟着一行人去了广东等地。
“我是后来才知道,那些米是‘门徒会’成员趁天黑,偷偷倒进我家米缸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相信世界上确实有这个不劳而获的美好事情。”刘海航回忆说。“可是到了广东,我的钱很快就被‘领头’强行给拿走了,说是要缴纳会费。再后来,我就跟着他们没日没夜的到处奔波,游说拉拢其他人‘入会’。” 刘海航这一走就是十来年,无奈把自家小洋楼空锁着,耕地也连年被抛了荒。
这样的事例,仅是“门徒会”祸殃湘黔边陲老百姓的一个缩影。在当年被“门徒会”蛊惑的人员 当中,甚至有人险些搭上了性命。在十多年前的小坡村,由于受到临近贵州省石阡县的影响,“门徒会”邪教非法组织渗透活动曾经猖獗一时。所幸的是刘海航因为损了“大财”而没有遭遇 “大灾大难”,只是白白耽搁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一个人空手而归,还在外负了债,三十多岁的男人讨不到老婆,光杆司令一条,成为一个不务正业的 “懒汉”,信邪致贫的典型户。
直到2005年6月初,贵州省石阡县集中人力、物力,迅速查获“门徒会”参与人员上千人,其中被依法判刑与治安处罚的达100余人,还有更多的受到了批评教育处理。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郭公坪镇积极配合周边省市县的严厉打击与防范处理“门徒会”邪教非法组织行动。为了防止危害进一步扩大,在处理邪教问题方式上,做到了认真总结与学习贵州省石阡县先进经验的同时,因地制宜,采取‘打防宣’结合、‘帮扶转’并举,注重社会各方共同参与,初步形成了横向成面、纵向到底的总体防控体系。
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共麻阳苗族自治县委政法委邪教防范办最先在地处湘黔边陲的郭公坪镇开展了“无邪乡镇”创建活动,县反邪教协会积极组织部分反邪教志愿者深入周边乡(镇)、村、组召开群防群治联席会议,掌握情况,摸清底子,有针对性的开展反邪帮教活动。针对农村边远山区易被“门徒会”邪教非法组织渗透的实际,郭公坪镇党委政府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县、乡、村信息网络,建立起联防、联控、联打工作机制和预警机制。采取强化包、保责任,实行“主要领导包片、分管领导包村、具体负责人包组”的办法,全面落实宣传、教育、管控和帮扶措施,每季度对原在册邪教人员和周边流进可疑人员进行逐一清理核实,逐人建好帮教档案,切实防范涉邪活动反弹。通过治贫与治愚、精准扶贫与无邪创建相结合的寻求破题之道。目前,该镇非但再无新增邪教人员,就连当初那些信邪误入歧途的中青年“懒汉”,也悔过自新变成了依靠科技生产,投入生态开发,带领周边群众勤劳致富的脱贫“模范”。
麻阳苗族自治县直机关扶贫工作队入镇进村后,对症下药,积极开展 “帮扶”活动。即党员干部帮思想、政法干部帮法治、社会各界帮文化。党员干部利用干群连心室和反邪教工作站两个平台,深入走访涉邪人员,掌握其思想动态,了解其思想症结,积极宣传国家扶贫政策与强农惠农政策。广泛开展邪教人员法治教育,强化与涉邪人员面对面沟通、零距离交谈等,有效预防涉邪人员家庭因民间纠纷、社会矛盾产生对抗情绪或重新涉入邪教组织。坚持开展“文化惠民进乡村”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内涵,让涉邪人员、涉邪家庭在优秀文化的熏陶下自动回归社会。
通过采取“点对点”精准帮扶措施和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终于使刘海航等多名涉邪人员在思想意识上得到了彻底转化。具有高中文化的刘海航猛然醒悟,要悔过自新,重新做人,必须充分利用本村位于九龙湖区宽阔的水面资源优势,立即行动起来,积极带动周边16户村民合作投资20多万元,创办九龙湖温泉养生保健、湖区活水养渔垂钓和湘黔边陲美食农家乐等自然生态旅游有偿经营实体开发,着力打造九龙湖原生态休闲文化旅游胜地!去年一开张就实现了年创休闲旅游收入80多万元,今年的外来游客大幅度增加,经济收入可望突破一百三十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能够帮助部分村民依靠当地美丽山水资源走出一条就地开发、就地创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
刘海航从一个昔日信奉邪教误入歧途的苗族中青年“懒汉”,摇身一变成为依靠科技开发、带领周边群众脱贫致富的 “模范”。县里扶贫工作队、镇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领导干部以及广大村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的猛然变化也赢得了贵州石阡县一名农村姑娘的爱慕之情,今年 “五一”劳动节期间,他们自主婚姻,喜结连理,使一对大男大女从此告别了单身生涯,走进了幸福婚姻的美好憧憬。
“信奉邪教,就等于过去吃鸦片烟,真是害人害己,严重危害社会啊。”刘海航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一语道破了邪教之害。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