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科学普及 >> 正文
动物为何会身藏剧毒:太攀蛇一口毒液可杀死25万只老鼠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李明  日期:2017-1-4 8:02:29  浏览次数:
一条腹部呈黄色的海蛇。一条腹部呈黄色的海蛇。
草原响尾蛇。草原响尾蛇。
悉尼漏斗网蜘蛛。悉尼漏斗网蜘蛛。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月3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经常会听说毒蛇、毒水母和毒蝎子致人死亡的故事。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不同数量的毒液,比如太攀蛇咬一口所释放的毒液足以杀死25万只老鼠,大理石芋螺的一滴毒液可以杀死20个人等。这些动物生产的毒液为什么要远远超过实际需要量?对于这样的问题,英国广播公司科学记者约什-贾巴蒂斯通过探险研究活动,试图探寻其中的原因。他发现,有毒动物的毒液其实并不是为了杀死老鼠或人类,而是根据进化的需要,产生有针对性的毒液强度和数量。

  许多海蛇以及陆地上的蛇,它们的毒性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比如,太攀蛇咬一口所释放的毒液足以杀死25万只老鼠。其实,不仅仅只有蛇类才有此能力。大理石芋螺的一滴毒液可以杀死20个人;箱水母的一根刺可以导致心脏停搏,几分钟后就会导致死亡。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它们一般只会在一对一的情况下使用这些毒液,那为什么还要拥有足以杀死数十人的数量呢?特别是它们根本没有任何捕杀人类大小的猎物的意愿。这一谜团让人联想起长脚蛛,它们是人类已知拥有最毒毒液的动物。但是,这对它们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它们不懂得使用它。最毒毒液似乎也没什么进化的意义。

  一种动物拥有毒性武器似乎理由很简单。首先,毒液是一种制服猎物同时又不会让自己冒险的有效工具。其次,毒液还是一种有效的防御策略。但是,奇怪的是,有些动物拥有的毒液含量要远超自然量。为什么一条蛇咬一口释放的毒液可以杀死数十万只老鼠?如果你再考虑这些毒液的高昂成本,就会觉得更为奇怪。毒液中通常含有蛋白质基毒素的混合物,这些毒素混合物在破坏内脏器官时常常协同发挥作用。一条蛇的血毒素中含有一种成分可以阻止血液凝固,还有一种成分可能够破坏血管壁。因此,被毒蛇咬伤后果是非常麻烦的。蛋白质的合成需要大量的能量投入,但这没有阻止含有数千种肽和蛋白质的毒液的进化,因此毒液的生成对动物来说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有毒箱水母。有毒箱水母。
内陆太攀蛇。内陆太攀蛇。

  在某种程度上,有毒动物实际上也会计算这种代价。可能直接证明很难,但很明显可以看出,蛇类会根据猎物的大小来调整注入的毒液量,以免浪费。此外,一项关于腹蛇的实验表明,毒蛇在喷射毒液后新陈代谢活动会提高11%,这表明体力消耗与毒液生产之间存在某种联系。传统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一些需要付出高昂代价的特征往往会被抛弃,除非确实有必要。这也确实发生于一些物种身上。比如,大理石海蛇重新开始吃蛋,它们也因此失去了生产毒液的能力。但是,还是有许多动物,在它们的毒牙、倒刺和脊椎中含有代价高昂的毒液,这些毒液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必要。

  为什么存在这样奇怪的现象?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毒性的加强是进化的结果,用于补偿其它方面的缺陷。多数沙漠居民会告诉你,遇到蝎子时,小心的不是那些个体大的或看起来可怕的,而是那些个体较小的物种,比如以色列杀人蝎,这种蝎子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蝎子。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科学家耶胡-莫兰介绍说,“另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箱水母。它们很脆弱,肌肉力量像鱼那样的动物在进食时,都可以将箱水母断成两截。因此,毒液必须是100%有效,这样就可以导致捕食者迅速致命。”如果捕食者很小、较弱或动作缓慢,那么毒液就非常关键了,可以让猎物迅速失去反抗能力,防止它们逃跑或挣扎。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容易看出它们为什么要选择高毒性。

  经济性也很重要。内陆太攀蛇栖息于澳大利亚内陆干旱地区。在这样的栖息地,毒液很重要的作用就是要能够带来确定的立即致命的效果。在沙漠中,太攀蛇不会放过任何一只猎物。尽管如此,一口杀死25万只老鼠似乎还是没有太大必要。太攀蛇的一口毒液为什么能够导致那么多老鼠死亡?英国班戈大学蛇类毒液专家沃尔夫冈-伍斯特的解释很简单,“这是因为它们并不会吃实验鼠。这些毒液对老鼠的致命性与毒蛇在野外的行为毫无关系。”利用老鼠进行LD50(50%致命剂量)实验,是评估毒液毒性的主要方式,但是这种方式是有缺陷的。英国利物浦热带医学院阿里斯泰尔-里德毒液研究项目负责人罗伯特-哈里森解释说,“老鼠模型只是让我们获得了标准数据,但是哺乳动物并非总是有毒动物的偏好食物。”大多数有毒动物在选择目标猎物种类时,大多是锁定于一个特定的狭小的范围内,这些物种限制它们的毒液进化。最终结果是造成协同进化的军备竞赛。猎物物种进化出对抗毒性的能力,但接下来它们必须要面对更强的毒液。

  许多人可能惊讶于为什么太攀蛇一口毒液可以杀死数十万只老鼠。其实,这与惊讶于一头猎豹可以轻松超越乌龟一样,没有任何意义。猎豹的进化并不是为了捕食乌龟,因此乌龟也不会进化出逃避猎豹追杀的能力。伍斯特解释说,“没有绝对的毒性。如果你想知道一种事物的毒性,首先我想问你,‘你想让它杀死什么?’”当然,利用老鼠进行毒性测试并非毫无用处,这也可以用来验证毒液对我们人类的毒性如何。

欧洲刺猬。欧洲刺猬。
剧毒芋螺。剧毒芋螺。

  但是,并不是所有哺乳动物都对毒液敏感。猫鼬、地松鼠甚至刺猬都可以被毒蛇咬伤后幸存,而这样一口毒液却能够致人死亡。伍斯特介绍说,“在以色列,有一种老鼠重约20克,被锯鳞蝰咬伤后仍然能够存活。但如果人类被咬伤后,则可能七窍流血,并被送进重症监护室。”这种超大老鼠本来是锯鳞蝰食谱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进化出了对抗蛇毒的能力。但矛盾的是,有些动物对毒素特别脆弱,这正是因为它们是有毒动物的特定捕食目标。

  比如,锯鳞蝰主要以蝎子为食,它们的毒素对蝎子来说是极强的。类似的现象也出现于珊瑚蛇身上,珊瑚蛇的毒液对自己偏好的猎物有更强的毒性。在这些例子中,可能的原因是,这些猎物物种并没有在压力下进化出对抗毒液的能力,因为在它们的栖息地中,毒蛇并不常见。如果它们正面临多种捕食者的攻击,而蛇类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那么它们进化出对抗特定捕食者能力的压力就相对较小。

  幸运的是,没有哪种有毒物种已经进化出专门针对人类的能力。不过,仍然有数以千计关于人类被毒蛇、水母、蝎子等有毒物种致死的不幸案例。伍斯特表示,“灵长类动物似乎并没有进化出对毒性的抵抗力。”因此,会有一种可能的情况发生,那就是某种有毒物种的毒性随着目标物种的抵抗力的提高而提高,那么有一天它的毒性就可能足以杀死一个人。因此,研究毒液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研发抗蛇毒血清以及其它药物。为了真正更好地理解毒液,我们需要将我们的视野扩大到人类之外,研究毒液在自然界中发挥作用的原理。

  现在终于搞清楚了,毒液其实和动物王国中其它有用的特征一样,都是有代价的。蛇类、水母和芋螺并不是单纯为了进化才生产如此强大的毒液,它们的毒液都是有针对性的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zhangchang1213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