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进一步为防邪反邪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目标,明确了要求,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邪教,打着宗教的旗号吸引信徒,神化教主,蛊惑人心;对抗政府,危害社会;破坏正常的社会管理,扰乱社会秩序;造谣生事制造事端,影响社会和谐。近年来,随着防邪反邪工作的不断推进,防邪反邪法治建设和机制建立进一步健全,邪教势力被遏制,邪教的嚣张气焰得到了有效打击。但是,由于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一些邪教披着正教的外衣,其欺骗性更加隐秘,对社会的危害更加严重,防邪反邪工作形式更加严峻。
根据新时期防邪反邪工作的新要求,为全面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推进防邪反邪工作向纵深发展,笔者认为,推进防邪反邪工作要从四个方面发力。
进一步强化对防邪反邪工作的认识。防邪反邪,事关党的执政地位,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人民群众幸福安康,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国防邪反邪工作已经开展多年,一些邪教由明转暗,由国内走向国外,一些邪教换了个新“马甲”又出来危害社会;一些基层组织对邪教的危害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邪教翻不了船,有的甚至以为邪教已经基本绝迹,防邪反邪已经没必要了;有的群众对打着正教旗号的邪教缺乏识别能力,分不清是非,认为那些信奉邪教的人只是自己练,没有影响别人,对邪教未能从思想上自觉抵制,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因此,要进一步加大防邪反邪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对防邪反邪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要重点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基层干部的防邪反邪意识,将防邪反邪工作责任落到基层,落到实处,落到关键环节,确保防邪反邪工作无盲区无死角。
进一步提高防邪反邪工作水平。防邪反邪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斗争,从多年来防邪反邪工作实际来看,当前的邪教活动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邪教的欺骗性更大。邪教一直以来都是打着正教的旗号,邪教教首利用各种歪理邪说蛊惑人心,用一些小恩小惠拉拢欺骗信徒,使信徒死心塌地;或者利用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信徒进行严格的控制,使一些误入歧途的涉邪人员欲罢不能;二是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邪教传播的手段方式更加隐秘,渗透能力更强,防范难度更大;三是在西方反华势力的扶持之下,邪教的活动范围更宽更广,打击的难度也更大。有的邪教甚至还与恐怖主义沆瀣一气,使防邪反邪工作更加复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防邪防邪队伍建设,强化社会层面识别能力,提高防邪反邪工作水平;要积极开展网络防邪反邪宣传,培育和引导群众防邪反邪意识,切实推进网络防邪反邪能力建设;要强化法治建设,依法打击各类邪教组织和邪教骨干分子,彻底瓦解邪教组织,挤压邪教活动。
进一步加大防邪反邪工作保障力度。防邪反邪工作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绝不可能凭一些简单的阶段性工作就可以达到消除邪教的目的。在当前的现实工作中,防邪反邪条件有限、人员经费保障缺失等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长期坚持在防邪反邪工作一线的同志既要承受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也要承受来自邪教的威胁和骚扰,这些问题对于防邪反邪工作开展也存在一定影响。要对防邪反邪一线的工作人员高看一筹厚爱一层,切实解决防邪反邪工作者的具体问题;要加大对防邪反邪工作的保障力度,将防邪反邪工作经费纳入财政保障,建立健全基层防邪反邪网络和工作机制,完善基层防邪反邪信息反馈机制,做到既有人做事又有钱办事;要强化防邪反邪工作宣传,建立基层防邪反邪工作阵地,提振基层防邪反邪工作者的信心,为防邪反邪筑牢保障。
进一步建立防邪反邪工作联动机制。防邪反邪工作,重点在基层,关键是领导,方法是走群众路线。毋庸讳言,在当前的防邪反邪工作中,依然存在着反应机制不灵敏,部门联动机制不活,在一些城乡结合部、行政区划交界区邪教活动时有发生等问题,还有通过电话、网络等形式联系的邪教活动。这些问题如不当机立断果断处置,必然会养虎遗患。要建立健全基层防邪反邪工作机制,夯实基层防邪反邪工作基础,将防邪反邪工作重点下移到基层;要强化相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切实解决防邪反邪工作当中的信息反馈、舆情把控、快速处置包括依法打击惩处等问题,对邪教活动实行露头就打,决不姑息迁就;要充分发动群众,向群众宣传邪教的危害和邪教的识别方法,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邪反邪能力,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与力量,筑起人民群众防邪反邪的钢铁长城,让邪教在人民群众的海洋中没有藏身之地。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