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理论园地 >> 正文
社会面反邪教宣传情况调查及对策研究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吴春燕  日期:2018-1-12 16:09:31  浏览次数:

做好社会面反邪教宣传工作,是防范和根治邪教发展蔓延的治本之策。在互联网时代,开展社会面反邪教宣传情况调研工作,总结社会面反邪教宣传的经验和不足,是提高反邪教宣传针对性和效果,做好反邪教宣传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一、反邪教相关调研开展情况

首先,做好前期资料收集、基层调研和走访工作。在充分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走访了部分企事业单位,深入基层社区,选择人员密集的火车站、公交站点、商场、公园等调查了解人民对于宗教和邪教的认识,以及对反邪教知识的了解程度,并掌握人民群众对现有反邪教宣传工作开展情况的满意度和期待等,为下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策略提供了参考。

第二,确定反邪教宣传工作的重点人群。近年来,邪教组织重点向大学生和妇女人群进行渗透,特别是高校越来越成为进行反邪教宣传和反邪教教育的主要阵地。如何引导大学生认清邪教的本质和危害,不仅有利于提高防范意识,还有利于向所在家乡及更多群众展开宣传攻势,扩大反邪教宣传的影响第三,做好问卷调查。精心设计反邪教调查问卷,并向专家征求意见,考虑到反邪教宣传工作的重点人群和调查结果的科学性,主要在包头地区发放调查问卷,排除被访者年龄结构和学历层次跨度大的影响,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问卷调查整理与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匿名方式,分为基本信息与主表两部分。在包头几所高校发放问卷2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740 份。还发放了网络问卷,不过因为敏感问题问卷被系统删除只回收到50 份,共计1790 份。在基本信息部分,需要选择和填写民族、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和宗教信仰情况,重点是第二部分主表的结论及分析。参与问卷的人员基本情况如下:

(一)对于反邪教知识的认知。

这部分问题是了解对反邪教知识掌握的程度。

1 关于宗教与邪教差别的认知。共有65% 的人选择了可以区分和可以明确区分。但仍有32% 的人只能区分一点点和3%的人不能区分,这就是我们进行反邪教宣传的巨大空间。

2 对于邪教的危害。此项为多选题,有97% 的人选择邪教影响社会政治稳定,60% 的人选择邪教对人有精神控制,一部分人选择了活人崇拜(540 人)与敛财骗色(670 人),表明调查对象普遍对于邪教危害都有清晰的认识。

3 对于邪教组织的辨认。92% 的人都能知道FLG 是邪教组织,占到92%,其次是全能神,占到53%,应该是与平时的宣传力度和新闻有关,对其他一些邪教组织普遍还缺乏了解和清醒的辨识,特别是通过名称被误导的人比较多,体现了邪教组织打着宗教名义具有隐蔽性的一面。

4 对反邪教知识的了解程度。大多数人认为对反邪教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了解程度存在差别。13% 不了解和55% 的一般了解说明反邪教知识宣传还需要加强。

5 关于法律法规。问卷中有一个和法律有关的问题,考察对反邪教的相关法律规定,值得欣慰90% 的人都选择了正确答案《刑法》。

(二)反邪教知识宣传途径等相关问题调查。

1、日常接触的反邪教的宣传途径 。大家日常接触到的反邪教的宣传途径前三名依次是网络占83%,宣传展板、海报占71%,课程或者讲座60%,剩下的是电视、传单、广播和讨论会。

2、反邪教宣传喜欢的途径。反邪教比较喜欢的宣传途径多数人对朋友宣传比较容易接受,有1410人做出了选择,占总人数的79%。其余是网络(137)、文体活动(124)、宣传展板与海报(121)、电视(115)、课程或者讲座(104),有少数人能接受讨论会(59)、传单(57)方式,大家比较不喜欢的方式是知识竞赛(37)和广播(23)。

3、公认比较好的网络反邪教的宣传方式。调查显示公认比较好的网络反邪教的宣传方式是网络志愿者宣传、公众号推送和微视频,其次是微博话题、网页宣传和网上群内讨论,博文和看直播这两项选择的人较少。

4、反邪教宣传存在的问题。对于反邪教宣传存在的问题选项比较多的人选择周围人都不关注、部门不够重视和宣传力度不够,对宣传形式新颖问题上大家普遍还比较保守。可以看出扩大宣传力度、由上至下,带动整个团体的重视是亟需要解决的问题。

5、其他方面。最后还调查了大家对于反邪教的宣传活动的态度,普遍认为反邪教宣传活动对遏制邪教有一定作用,被调查者周围人中没有明确相信邪教的人,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主动为身边的人和家乡的人宣传反邪教知识时,81% 的人给予了愿意的答复,也是未来反邪教宣传中可发动的力量。

三、反邪教宣传工作的重点与突破点

根据调查,反邪教宣传工作的重点与突破点总结来说可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把握宣传对象身份及特点,有的放矢。根据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宣传对象的个人身份特征不同会有不同的认知及态度。在进行反邪教宣传工作中,要随时摸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及不同身份的宣传对象特点,有的放矢进行反邪教宣传和教育工作,同时也要能找到共性和及时发现宣传工作的突破口,发动更多力量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二)着力扩大反邪教基础知识宣传,提升整体认知。根据调查,需要加大力度扩大反邪教知识的宣传与传播,比如一些基本问题:宗教与邪教的差别,对邪教组织的辨认,对反邪教知识的详细介绍等都有进一步提升空间,增加对反邪教知识的整体认知度。

(三)灵活使用多种方式,提升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宣传活动中,应充分发挥朋辈宣传易于接受的特点,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结合线上线下各类活动,配合传统宣传展板与海报、课程及讲座等让反邪教宣传活动在新形势下变得多姿多彩、喜闻乐见。

(四)加强重视程度,积极打造反邪宣传联动大势。人最易受周围环境影响,如果身边没有良好的舆论氛围,周围人都不关注,那么也无法营造人人关注的大环境,不利于对邪教渗透做好防范。更需要全社会多部门协作与配合,共同完成反邪教宣传工作。可以加强自上而下的联动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各高校、社区、乡镇村等互通信息,建立稳定的信息员联络制度,定期组织会议和联合打造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发挥各部门间的合力。

四、创新反邪教宣传工作的思考

对于反邪教宣传工作来说,提高民众防范与识别邪教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宣传活动,需要不断在新形势下探索和创新宣传工作的可行途径。

(一)覆盖有重点,宣传达四进宣传工作要重点做好四进:首先要进校园,除了中小学外,重点是要进高校,甚至可以通过科普活动和社团活动培育大学生志愿者团队,成为宣传工作的生力军。大学生群体更愿意接受朋辈宣传,且大学生群体更具活力和稳定性、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作为未来社会的中流砥柱,做好高校的反邪教宣传教育对于整个社会都有积极作用。其次要进乡村和社区,建立好宣传栏和海报,做好科普主题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提升人们的反邪教意识,建立定期服务联系人和联系点,实现反邪教的全覆盖。第三要进机关、企事业,尤其是要做好基层党建,增强反邪教宣传教育活动,守好意识形态阵地,通过多项活动增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凝聚力。第四要进网络,利用互联网做好线上线下的工作创新,培养大批网络志愿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确思想意识,利用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相关内容和活动预告,鼓励原创微视频和做好展播,同时广开渠道通过发布微博话题、网页宣传和网上群内讨论等扩大宣传力度和效果,掌握网络主战场。

(二)制度有规范,布局更科学。在时间上,做好定期宣传安排,比如开展主题教育日、主题教育月活动,使宣传工作常态化。在场所上,可以构建专门的宣传广场和宣传教育中心,定期举办大型展览、讲座、座谈会等,保障宣传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要深入基层社区,打造全方位、无死角、立体宣传空间。在人员上,打造一支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讲师团,请领导带头宣讲,能够更好地起到宣传效果,提升重视程度,保证宣传质量。同时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究能力,通过发放课题、项目立项等推动专家学者形成高水平研究成果,有利于理论提升和实践应用。在经费上,申请更多政府和社会支持,有利于多项活动顺利开展。在考核上,把反邪教宣传活动开展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区等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促进宣传活动更好地开展。

(三)内容有实效,手段更多样。创新内容,使其更具感染力。在宣传具体实施中,重点在于反邪教宣传的内容和知识点更新上,要做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感染力与实效性的统一。要加大力度做好内容更新,增加典型案例的感染力,需要调动专业人员做好内容策划和统一布局,要在保密基础上,做到更具时效性。宣传手段要将传统换新颜,在保留传统手段的基础上,寻找新的吸引力。传统的宣传手段比如电视、宣传栏、海报、课程与讲座等要继续保留,调查显示这些都是有效的反邪教宣传手段。在此基础上,特别要借力现代化手段和新媒体配合传统方式打通网上网下的宣传平台,利用两微一端,做好矩阵和谋篇布局。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