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杆石,古代是用来标榜主人身份、光宗耀祖的。至今在蓝山县祠堂圩镇大基嗣村还可见它的踪影。
据说,古代科举制封建社会里,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就可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在祠堂圩镇大基嗣村,就有这种旗杆石。
大基嗣村是当地名门望族,过去有很多人中了科举功名。就竖立有旗杆石,光宗耀祖。据《杨氏宗谱》记载,大基嗣村出了9个进士,获得文林郎、儒林郎,禀生、贡生、国学等功名的约60人,是解放前祠堂圩区域最富有、最出人才的村庄。至今还保留有两方栓马石、旗杆石。此外,这里还有祠堂圩规模最大的古建筑、条石群。
大基村中现有一块保存完好的旗杆石,石上雕刻着“敇赠儒林郎杨色鲜”的字样。这块旗杆石,见证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据《杨氏宗谱》记载,杨色鲜,优行附贡,勅赠儒林郎,谱名杨嗣胤,字克忠,号秀峰,乳名顺星,生于大清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年)四月二十三日辰时,殁于大清道光十三年癸巳(1833年)四月初十。《杨氏宗谱》赞曰:“世守家业有志殷勤广置田庄堂构重开甲乙稀龄受福无疆修造桥亭庙宇靡不大解金囊文武儿孙绕膝勲名不亚汾阳并述安人祉福年逾九十康强谊属葭亲军觏目观五代荣昌”。
大基嗣村是一个风景十分美丽的村庄,它四面环山,就连雨水泉水都需要从溶洞渲泄,是个易守难攻之地。村四面石山林木葱郁,山中平坦,屋舍俨然,是经典的桃花源。该 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村,现存古建筑20栋左右,门楼考究,雕塑精美,多数门楣装饰有壁画和浮雕。古村规划整饬,巷道齐整,横平竖直,路石规范。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