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北海老街,这个中西合璧的混血儿,深刻我脑际。
那条老街,在我看来,真是一个百看不厌的所在!
一百多年以前,被西方列强觊觎已久,英、法、德等国,借助《烟台条约》那块抹布,无耻的,强将北海这块大海怀抱的美丽土地,开辟为通商口岸。于1883年,就先后在此建起领事馆。一些西方卷拉式骑楼建筑,便奇怪的在这丰腴土地上呈现。像如今仍留存的德国森宝洋行、天主教堂修女院旧址等,被有人誉为鲜活的“近现代建筑年鉴”,一一见证了北海老街繁华的历史。
北海百年老街,蕴含有作为一个百年港口商埠城市的地方文化精髓,成为中国岭南直线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老街之一。站在当街,眺望那由近及远,中西合璧的骑楼。曲曲折折的屋脊,在湛蓝的天空下,勾勒出一对对棱角起伏的线条,延伸向遥远的天际。我深知,这种骑楼式建筑,非西方人独创。在我国南方,就早已有之,还有闽派和粤派之区分呢!北海老街,无异继承了粤派岭南建筑文化特色。因而,乃为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血液,东西方文化碰撞得一个美丽结晶罢了。
北海老街,位于海城区珠海路。据传,珠海路,却是一个美丽的名字。取街濒临古珠四海的意思,有还珠祥瑞之义。是北海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店铺鳞次栉比。全长近三里路程,宽约9米,恰似一条悠长的琴弦,曾经弹奏出悦耳、优雅的弦律!
沿街两边墙面的窗顶,多为卷拱结构。卷拱外沿和窗柱顶端,有线条流畅,工艺精美的雕饰物;墙壁上端不同样式装饰和浮雕,构成了左右两组空中艺术雕塑长廊,颇有一定古罗马建筑风格与特色。不同的是,骑楼的花墙头,下部的长方形扁额构图与左右题写楹联的模式,以及建筑屋顶最高处,安放有龙和凤的吉祥物,无可掩饰的袒露出中国味儿。
阳春三月,烈日当头,徜徉在这个长廊里,如同尽情的翻阅一本斑剥的旧皇历。墙壁的青苔,教堂的祈祷,招摇的幡号,褪色的匾额,譬如寿星号、德泰号、修和好、万祥号……诸如此类,隐约可见的老字号铺柜,在这条老街里,处处可见,琳琅满目。据说,不会少于120家之多。他们,一一都曾经辉煌过。那古香古色的楼房里,曾藏匿过,不少鲜为人知的秘密。
这脱落的墙面,淡绿的湿苔,杂陈的铺面,与其他地方的建筑与陈设相比,不能不显得有点儿老气横秋,富有几份沧桑的容颜,北海老街,确实年迈也!然而,林林总总的店铺,南来北往的过客,熙熙攘攘的人流,夹杂着少许蓝眼高鼻的洋人,无不洋溢着一股股旺盛势头,增添出许多红火。那些越南红木栈、海鲜门市、古玩商铺、北海珍珠、地方特产以及传统小吃店,无不人头簇拥,令一些热衷于美食者,欲罢不能,乐不思蜀,流连忘返。
听人们介绍,夜晚的老街,更是另有一番天地。星光灿烂,妩媚之极,流光溢彩,神气十足呢!
北海老街,有个“摸乳巷”,又叫君子巷。我们特地寻到此处,实地一试。果不其然,巷子很窄。据说,一男一女面如对面擦肩而过,一定过不出;若彼此的侧身让路通过,女子的乳房非得被摸不可。难怪,人们起了这样一个既风雅又诙谐的靓丽名字,颇富有一丝丝幽默韵味和文化气息!
中国画坛巨匠齐白石先生,也曾在此地留下印痕。1909年去钦州时,小住北海,下榻沙脊街的宜仙楼。此乃当年北海第一酒楼。
北海百年老街,就曾是电视剧《上海滩》的取景之地。
不经意的行走街头,虽有一丝苍凉感涌来,觉得老街真得似乎老旧了,但,偶然察觉许多铺面门楣上头,一面面鲜艳夺目的五星红旗,在微风里呼呼招展,猎猎作响,顿时热血贲张,好像陡然注入无限活力,精神焕发起来。
北海老街,留下过往昔多少印痕,又迎来无数新的重叠。人类的历史正就是如此,迎新送旧,代代不息。啊!北海老街,仿佛一幅幅耐人寻味的画卷,装裱过数不尽的历史短幁长轴;或者说,恍若一部音色纯正的陈旧留声机,正在谱颂出阵阵铿锵悦耳的旧曲新调啊!
我的心,久久的,留在了北海老街。
那个,令人百看不厌的所在!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