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有名山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5A级景区。而今天我要说的此仙女山非彼仙女山,此仙女山位列湘潭四大名山(仙女山、昭山、金霞山、隐山)之首,位于湘潭市雨湖区鹤龄镇地域范围内,仙女山海拔高311米,《南岳志》中称其为碧岫峰,在南岳七十二峰中位列第七十一峰。
我的老家在湘潭锰矿,一说起锰矿,相信几乎所有湘潭人都会知晓这个地方,据说曾是亚洲排名第二大的锰都,但昔日风光如今早已不在。仙女山离我的老家并不远,十公里范围之内,但是之前,我却仅仅去过一次,而那次游仙女山的记忆早已模糊。我记得那时我正好读初中二年级,班上有同学就居住在仙女山脚下,于是在一个周末,我们几个同学相约去仙女山玩。那时候,我们正面临着紧张的生地会考,我们只有瞒着父母说是去学校补习才出得了家门。所以那次仙女山之行,游玩的过程中还带有忐忑的情绪,以至于印象不太深刻吧!
近几年,仙女山似乎很火热,时不时的就听到身边有朋友说,去仙女山吃农家饭菜了,到仙女山买了乡里腊肉……而我在工作后一直是在湘潭市区,离仙女山该有30公里的距离,因此这么些年也一直没有想过要再到仙女山看看。此次15年之后再到仙女山,缘于我一朋友突来雅兴说要去爬山,于是我便提议就去仙女山吧!
上个周末,迎着夏日朝阳,我们从九华出发,驱车近40分钟,来到了湘潭市西郊的仙女山。从山脚拾阶而上,一路上草木青青、花香扑鼻、鸟雀啾鸣。青苔石阶、寺庙门头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仙女山并不高,所以我们不久便到达了山顶。我突然记起来,当年我还在山顶寺庙里求了一支签,拿回家后给爷爷看,他说是支好签!
仙女山上有仙女庙, 仙女庙分三重殿阁。各有门坊,坐北朝南,依山而筑,青砖墙,琉璃瓦,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庙门上书“龙安寺”3字,门联“四朝灵迹;三楚大观”,为清代书法家何绍基所书。山门后为武王庙,门前有石狮一对,庙中供祀关云长塑像。中殿为娘娘殿,殿堂左右,有东西两厅。东厅正面悬挂《仙女山碑记》;四壁有历代官员及游客的题字题诗;西厅有僧人住房和游客休息室,壁上有八仙浮雕,工艺精巧。西厅外有两池,一为放生池,池中有只斗大活龟,背上刻“千年不老”四字。一为天鹅池,四壁石隙浸水,久旱不竭。传说这天鹅池也能自动出产油盐五谷。后殿为祖师殿。山上还有坡地叫骑马岭,北伐将领唐生智,曾来此骑马观山。
据当地人说,湘潭仙女山原名龙安山,唐代陕西高僧海禅师来此结茅而居,随即,善男信女便动手盖了一座寺院,取名“龙安寺”。而湘潭地方文史专家何歌劲认为,“龙安寺”的建成应该在更早的时期,高僧海禅师到来时已初具规模。至于人们称该山为“仙女山”,缘于一个美丽的传说。
大约在宋代,山下住着一对婆媳,婆婆为人忠厚,积善好施;媳妇勤劳俭朴,采药耕织。一天,婆婆突然晕倒过去,醒来时眼前一片漆黑,双目失明。为了治好婆婆的眼睛,媳妇天天上山采药。一次她累极了,坐在一棵大树下休息,刚闭上眼,便恍恍惚惚看见一位年轻美貌的姑娘,手捧着一只鲜红的大蜜桃笑盈盈地向她走来说:“你把这桃子带回去给婆婆吃了吧,她的眼睛就会好的。”媳妇惊喜交加,忙睁眼一看,姑娘已无影无踪。媳妇带着桃子回到家中,说也奇怪,婆婆吃完桃子,只觉得浑身发热,眼睛发胀。不一会工夫,双目重现光明,而且比先前更清亮。大家都说这是婆婆心好,媳妇孝顺,感动了救苦救难的仙女。人们为了表达对这位仙女的崇敬,就把这座山改称为“仙女山”。
十五年后再到仙女山,似乎另有一番体会,“她”比我记忆中更有韵味、更加的婀娜多姿。绿树葱茏,杉松成荫,百鸟啁啾,景色如画、游人如织。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