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神州风采 >> 正文
汝城集龙香螺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朱诗慧 刘秋生  日期:2017-11-21 9:38:20  浏览次数:

 

 

 

                  

香螺酌美酒,枯蚌藉兰殽,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期诗人、文学家庾信《园庭》中的佳句,明朝有一个状元郎名叫伦文叙,嗜爱吃螺,百吃不厌,并题诗:“炒螺奇香隔巷闻,羡煞神仙下凡尘。田园风味一小菜,远胜珍馐满席陈。”

螺,在白垩纪以前就存在的一种腹足类动物,特别是指有一个封闭的壳,可以完全缩入其中以得保护的腹足类动物。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

湖南汝城县,就有一道螺肉美食——集龙香螺,其食材出自位于湘赣交界处的汝城集龙,境内群山起伏,因周围有七条形状似龙的山脊延伸于此集结,故名集龙。境内山多、林密、水丰,分布有集龙江、天子江、集河、园河4条赣江支流,丰富的资源,不仅创造了当地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创造出鲜香荟萃的美食美味,这其中的集龙香螺,就是一道当地美食中的上品。

    集龙香螺肉质清淡爽口,风味独特。集龙当地有民谣曰:日公公月婆婆,中秋节啜田螺。公公眼睛昏,啜个臭田螺。婆婆眼睛亮,啜个香田螺。民谣中的香田螺,就是专指集龙香螺。这种香螺只分布在汝城集龙境内,集龙独有,它生长在集龙江的活水中,常附在河水石块下面,形状如锥形,中指般大小,体长2厘米左右,外壳呈褐色,肉质灰黑色。

谚语:清明螺,赛过鹅三月田螺四月鳝秧莳水满田螺壮。这是吃香螺的时节,一般在清明节前后,这时香螺肉特别肥壮鲜嫩。清代董伟业《扬州竹枝词》有诗云:“清明节过便清和,滥贱刀鱼入市多。最是酒杯禁不得,菜花天气卖泥螺。还有就是在中秋前后,香螺空怀,腹无小螺,肉质肥美。清人竹枝词曰: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赠多。拜罢嫦娥斟月下,芋头啖过又香螺。传说螺是三光菩萨的第三眼所变,农历八月十五,这天吃了螺,双目会明如秋水。

    烹调集龙香螺的方法一般是炒,首先必须将香螺用清水养两天,每天换水两三次,螺会缓慢爬动,或附在脸盆的壁上轻微地一张一合,于是便有秽物从螺口慢慢吐出。盆中还要滴几滴食用油,灭除水蛭(蚂蝗),再用清水洗干净,然后将螺的壳尾端剪去,洗净,沥干,烧热锅,倒进香螺干炒,炒至水干。等螺盖大部分脱落再放茶油和食盐,接着放入准备好的田螺菜、红辣椒、生姜、大蒜、丁香、八角、桔皮等配料,再炒一会,炒到略有香味,加入适量酱油和鸡精,再放些水,水量以略微盖过香螺为宜,盖上锅盖,中火焖炖,炒转两次,直至锅内飘香,香螺差不多露出水面为止。在出锅前加入适量花椒油,拌匀,就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集龙香螺了。

    螺肉不仅是席上的美味佳肴,而且也是治病良药,《本草纲目》称:“螺蛳,解酒,消黄疸,清火眼,利大小肠之药也。”螺肉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食用螺肉对狐臭也有显著疗效。

    千百年来,集龙香螺这道名菜,就像汝城人一样,它结实、饱满,朴素、实在,原汁原味,带着泥土的鲜香气息。中秋佳节之际,约上你的家人、朋友,边赏月边啜螺,或清茶淡酒,细细啜吸;或划拳行令,觥筹交错,享受着生命历程中的轻松、愉悦。

    这道美味的集龙香螺,让你馋涎欲滴了吧!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