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邪教工作是浏阳一项政治任务,也是促推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目标,其意义重大。2015年,浏阳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城市’以来,反邪教工作就融入到创建文明城市建设中,通过学习型组织建设,创建‘无邪教村社区’以及实施教育帮扶转化工作,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浏阳评为‘美丽中国典范城市’。浏阳在开展反邪教工作以及促推浏阳文明城市建设中,主要突出了以下工作特色:
1、 反邪教工作是促推浏阳文明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浏阳把这一理念贯穿到精细化管理中。从建立反邪教工作领导小组,到30个成员协作单位,形成了整合态势,使反邪教工作得到有力的贯彻执行。如宣传部门将反邪教工作纳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司法、民政等部门把法制宣传、教育、转化、帮教列入工作体系,教育部门把反邪教知识列入学校培训的教材,创建了中小学素质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展览室,并推行开展以‘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为主题的‘五个一’活动。工、青、妇组织把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职责,组织有益的活动,如妇联开展的‘巾帼文明岗’活动,妇联与综治委开展的‘平安家庭’活动,共青团开展的‘长沙市雷锋号志愿者工作站创建工作’活动,引导了广大的青年和妇女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参与到建立‘平安家庭’活动中以及投入到爱岗敬业的工作中,有效的抵制邪教组织人员对职工青年、妇女的腐蚀。从反邪教工作机制的建立来,浏阳做到了政策有落实、有宣传,有工作决策部署,有调查研究,有监督,有考核,有帮教转化,并形成了常态化机制,有力的促推了浏阳文明城市建设。
2 、以学习型组织来提高文明素质,促推浏阳文明城市学习的风尚。学习型组织是提高反邪教干部工作能力水平的法宝,是增强群众对邪教的免疫力。浏阳从市直机关、乡镇、学校、企业,到村、社区等都建立了学习型组织,形成了制度化、常态化。浏阳仅基层党组织就发展了1894个,党员63920名。浏阳在‘两学一做’上,通过建立法制中心,普及和宣讲《反邪教警示教育读本》《意识的重建》《农村党员反邪教读本》《反邪教知识读本》《反邪教宣传漫画册》等书,让全市市民从学习的书中,认清邪教的危害及辨别的能力,加强防范。对于浏阳群众有信仰宗教的传统,浏阳市防范办与统战、宗教主管部门把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纳入宗教领域思想教育宣传的阵地,特别是面对152处宗教场所,16万多名的信徒,宗教主管部门及各乡镇组织了各宗庙建立防范处理邪教工作站,加强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以抵制邪教对民间合法信仰的侵袭。市防范办还与宗教主管部门定期对各宗庙主持管理员进行反邪教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宗教管理人员防邪业务水平,并通过反邪教知识发放、宣讲,以及设立反邪教宣传栏,使宗教领域形成了反邪教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媒介宣传上,浏阳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反邪教警示宣传教育,仅浏阳电台交通频道播出达900多次,另外,在各景区、交通要道设立宣传牌12块,发送反邪教微信46万多条,推动了反邪教工作的宣传的开展。在反邪教活动上,浏阳防范办通过各学习型组织的学习、讲座、论坛、座谈、研讨、交流等活动,推动反邪教工作的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宣传达千余次。浏阳在开展反邪教宣传学习教育以来,全市市民受教育率达99%。
3 、以创建‘无邪教村社区’为目标,融入浏阳文明城市建设中。浏阳创建无邪教村社区以标本兼治为宗旨,推动反邪教工作创新。并把文明建设、平安建设、法制建设、综治、党建、和谐家庭建设等都纳入其中,通过标本兼治、齐抓共管,使创建无邪教村社区更有强大的‘合力’。如浏阳在创建无邪教村社区活动中,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制定了创建无邪教村社区各项工作指标,考评机制、细则。在党建上,以党建促民风淳化、以党建促和谐稳定。沙市镇秧田村通过抓党建促进了民风淳化,形成了远近闻名的‘博士村’。洞阳在‘无邪教创建活动’中,建立了流动人口反邪教‘桥头堡’,借力园区经济,屏蔽邪教人员生存空间,使近10万人园镇无邪教人员渗透。浏阳创建无邪教村社区三年来,达标率达95%。有一个乡镇、两个社区评为省级‘无邪教活动乡镇’单位。
4、以反邪教工作绩效考核落实责任,纳入浏阳文明城市建设管理中。反邪教工作绩效考核衡量浏阳文明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敬业、责任、担当、廉政、爱心、忠诚等都体现了公职人员的品格。在全市从事反邪教工作公职人员,都从廉洁自律做起,积极做好邪教人员教育转化工作,通过走访、调查、了解涉邪人员的思想状况,并进行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仅走访、调查涉邪人员的思想状况达千人次。在对老弱病残及贫困的涉邪人员中除教育外,还与民政、医疗等单位联系,进行救助帮扶。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