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湖南省反邪教协会 主办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网站首页 要闻快讯 洞庭和风 科学普及 警钟长鸣 社会关爱 理论园地 经验交流 红枫视频 社会百态 爱心家园 宗教与邪教 心理与健康
神州风采 三湘揽胜 湘江评论 文学书画 歌舞曲艺 政策法规 读者论坛 通知公告 协会概况 基层动态 邪教大观 反邪教图书 反邪教知识
天气预报:
本站文章标题:
您现在的位置: 亚洲28365 >> 要闻快讯 >> 正文
湖南:创新与开放驱动经济高质量增长
来源:红网  作者:邹云 阳建 张玉洁  日期:2018-1-19 8:45:13  浏览次数:

 

  “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放,把创新和开放作为湖南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2016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这是湖南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一带一部”定位、担当中部崛起引擎的主动作为,也是基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创新传统和基础、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弥补内陆开放短板的客观选择。

 辞旧迎新,三湘大地焕发生机。过去的2017年,湖南省针对“创新引领”和“开放崛起”精准发力,经济运行展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良好“气质”,预计全年GDP增长8%。当中,创新力量在蓄积、开放水平在提升,犹如“双引擎”一般,驱动湖南经济迈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抓源泉 创新引领增长

“2017年营收增长近一倍,效益增长超一倍。”两年前还是亏损的湖南工程机械巨头山河智能,如今已实现了从止损到盈利的“逆袭”。“先导式创新模式让我们摆脱了下行调整周期。”公司总经理夏志宏说。

用于冶炼炉的推料车,仅两个月就完成产品研发到交付;节能高效的混合动力挖掘机可省油20%以上……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深度调整期,山河智能依靠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创新意识,根据客户需求研发“短平快”产品,有效对冲了传统产品的萎缩。


 

创新,从来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支撑产业繁荣的永恒动力。对“先天”不占优的湖南而言,创新是改变发展命运的希望所在。

划出全省科技创新重点明确责任分工,部署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计划,设立联合基金确保科技资金使用更加聚焦、协同、高效,率先全国设立创新奖以让“全面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实施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2017年湖南举全省之力抓创新。

深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湖南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制造强省”资金每年优先支持30项关键技术攻关、1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100项目重点专利技术转化。首次实施52个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以1.5亿元财政资金撬动了38.6亿元社会资金。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机制更加灵活,创新成果推陈出新,实打实地“引领”了2017年湖南经济的增长:移动互联网、航空动力、激光陀螺、北斗卫星导航等一批产业新增长点“百花齐放”;创新引领的新动能迅速壮大,新增国家级、省级高新区12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25家;产业发展中高端化日趋明显,2017年前11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80%,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升至55.9%。

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及专项数量居中部第一,博世汽车长沙工厂成为全国首家德国工业4.0标杆企业,移动互联网产业年均增速超40%……省会长沙已成为中部乃至中国智能制造当之无愧的创新高地。

“磁悬浮、虚拟轨道列车、无人驾驶电动大巴……无论企业大小、产业新旧,湖南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不断有新产品推出来。”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说。

补短板 开放带动崛起

新年前夕,湖南省开通了首条定期国际全货机航线——长沙至胡志明市货运航线,以满足黄花综合保税区入驻企业环海渔业对货运通道的需求。这也让长沙黄花机场的进境冰鲜水产品口岸功能愈加凸显。


 

在谈项目200多个、注册企业120多家、投产运行企业超60家、预计实现进出口额8.5亿美元……这个临空型综保区封关运行仅半年,就一跃成为湖南开放型经济的“桥头堡”。

不沿边,不沿海,内陆省份的区位缺陷,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短板、竞争的劣势。开放是湖南的必然选择,惟有深度开放才能让内外部资源要素互动起来。过去一年来,“开放”被湖南赋予了带动崛起的重任。

据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商务厅厅长徐湘平介绍,湖南设计了“1+2+5+N”的开放崛起推进体系,围绕开放崛起的战略思想、考核办法等出台了系列制度,以问题导向实施对接500强、对接新丝路、对接自贸区、对接湘商会、对接北上广等五大专项行动,并辅以各市州、部门的系列配套措施。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

在开放崛起“元年”,从经济中心长沙,到泛珠合作前沿郴州,再到相对落后的湘西,一次开放的“革命”在三湘四水全面铺开。长沙“拿下”全国第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郴州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衡阳、湘潭、岳阳城陵矶等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湘欧快线发运班次和总体运营水平进入全国五强,粤港澳企业“链条式”转移到郴州,长沙关区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以上,湘西进出口增速名列前茅……

全面开放的浪潮,让湖南收获了硕果:2017年前11月,实现进出口总额2161.8亿元,同比增长49.2%,增幅居全国第二,其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占出口额超98%;1400多家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额居中部第一;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3个,投资总额576.8亿元;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为中西部地区之最。

从深圳转移至郴州的铠楠珠宝首饰总经理胡端红说,郴州临近粤港,厂房、人工成本较低,加之通关效率高,目前已把出口业务的一半生产线转来,未来打算将总部也迁过来。

“过去一年来,湖南开放型经济的主要指标呈现追赶式跨越发展态势,开放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短板正在逐步缩小,正从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华丽转身。”徐湘平说。

求质量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日前,长沙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传出消息:2017年长沙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00亿元,增长9.0%,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

作为湖南经济“领头羊”,长沙增长取得关键突破,标志着湖南转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一年湖南经济发展质量已然“稳中有变”。

一是经济结构更优,企业效益更好。2017年前11月,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例进一步优化为11.3%、41%和47.7%。规模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增长24.1%。

二是,经济运行更稳,内需更活。去年前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中部第一,代表市场景气的民间投资更是大增14%,比去年同期快11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消费、新业态迅速壮大,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5%。

三是,营商环境更好,内生动力更强。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2017年取消行政许可34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27项,250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受访干部群众及专家认为,湖南经济发展质量更优,正是受益于“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推进。创新动力的注入,开放短板的弥补,共同催生了发展的变局。

“这一战略十分精准,抓住了湖南发展的主要矛盾,针对性强,指向性明确。”谢超英说,2017年湖南有4000多家企业受到“去产能”等影响,但经济依然总体平稳,这与创新带来的产业引领作用分不开,与发展模式与思维理念的开放分不开。

保持创新活力才有持续增长动力,弥补开放短板才能激发增长潜力。湖南坚持“双轮”驱动,高度契合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生动实践。长沙市委党校政法调研部主任、副教授余敏说,创新与开放是新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内容,对湖南而言,追求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开放“双引擎”不可或缺,当是永恒的主题。

展望2018年,最近召开的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按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全面创新、全面开放新格局,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动力支撑。“保持战略定力,不折腾、不懈怠,让创新基础更稳、创新能量更大,让开放水平更高、开放内涵更深。”湖南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是希冀也是信心。新华社记者邹云、阳建、张玉洁

我要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文章录入:zc1213    责任编辑:jxfhaxm528 

    Copyright©2010亚洲28365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湘ICP备10204187号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传真):0731-82241057  投稿邮箱:Hnfxj12345@126.com


    亚洲28365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