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与人聊起“创业”,我都会给他讲述我熟知的两个养鸡故事,以示提醒。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翁是一对80后大学生夫妻。夫妻俩就读于同一所大学,主习同一门学科,学的都是畜牧养殖。在读书时就有了创业的梦想和具体的计划。毕业后,他们争的父母同意,筹措到一笔创业资金,租了一片场地,建起了养鸡场。他们养的是肉蛋兼用型土鸡,因为实践经验不足,引第一批鸡时,亏了5万元,着实心痛;引第二批鸡时,吸取教训,亏了一万元,心里稍安;引第三批鸡时,略有益利,石头落地。因为有技术,善管理,很快,他们的养鸡场就进入赢利状态。接着,他们踌躇满志,致力做大。在短短一年内,先后开了两个零售和批发小店,还开了一家养殖服务部,卖各类药品,为养殖户提供上门技术服务。另外,他们把市场拓展到了周边县市,鸡和蛋都供不应求。他们甚至还并购了附近一家大型鸡场,成立了养鸡合作社。总之,他们把养鸡这项事业做活了,做稳了,做出了名堂。
第二个故事截然相反,主人翁是一个中年人,在外打拼多年,有稳定的收入和一定的积蓄。一次偶然回乡,看到山清水秀的故土,盟生了返乡创业的想法。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从未搞过养殖的他,花二十多万元,包了村里的一个山头,搞起了土鸡养殖。创业初,他雄心万丈,建了鸡场,修了路,引了鸡种,甚至还养了些山羊。可惜,不到一年,他的创业激情像被浇了一盆水,攸地冷冰冰了。鸡场历经几次瘟疫,虽请了技术员,用了很多药,花了很多钱,鸡还是成批成批的死。有时,一个晚上,会有几百只鸡倒下。那个痛心啊,无以言表。剩下最后几百只鸡时,他喊来一帮朋友,对他们讲,你们打,打死了就拿走。这次“颗粒无收”的创业给他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十年后,他才陆陆续续把欠债还清。
两个故事的主人翁我都认识,在听他们讲述时,我能感受到两种不同人生的强烈冲撞。一个对未来信心满满,虽有苦,更有甜;一个对过去耿耿于怀,懊悔不已。同样一种致富道路,走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都有创业致富的梦想推动,但行走的过程却差之千里。当然,两者最大的区别还是结果。
生活中,我们常常盯着成功创业者羡慕不已,却忽视其坎坷与艰难。当我们对“创业”激情满怀时,一定要记得现实的残酷;当我们对“创业”瞻前顾后时,一定要记得,度过最苦才有最甜。
每一个创业故事,在曲折的经历背后,伴生的是思绪复杂的心情。有人见到阳光,有人一路阴云,有人喜嚷柳暗花明终见村,有人喟叹时也命也终不济。
【我要评论】 |